濮阳市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
“雨露计划”专项资金审计结果
(二○一○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告)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》的规定和省审计厅统一安排,沙河市审计局自2010年3月至4月,对全市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“雨露计划”培训补助资金的收入、分配、拨付、管理、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。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: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资金管理
濮阳市财政统一管理资金的收付工作,通过报账制方式由财政部门将培训资金直接拨付到培训机构。财政与扶贫部门联合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并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核实。豫财办农〔2009〕228号分配下达全市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“雨露计划”补助资金共计387万元,全部是中央、省财政资金,市级财政安排工作经费4万元。387万元培训补助资金分配情况是:濮阳县52.4万元,清丰县13.2万元,南乐县12 万元,范县52.8万元,台前县48.9万元,高新区12 万元,市直 195.9万元。由于一年期、两年期培训项目正在进行中,项目无法验收等原因,截至审计时已拨付70万元,结存317万元。
(二)项目组织管理
濮阳市各级扶贫部门负责财政扶贫“雨露计划”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、审核、监督和检查验收工作。2009年共委托培训机构25个。培训时间分别为三个月、六个月、一年、两年蓝领班。专业涉及计算机、缝纫、电子电工、电焊及建筑类。
(三)培训机构计划完成情况
豫财办农〔2009〕228号下达濮阳市培训计划12330人,含引导性培训6500人、技能性培训5830人。各培训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,技能性培训共完成5124人,占计划的87.89%。具体培训情况如下:濮阳县475人,占计划的71.97%;清丰县240人,占计划的70.59%;南乐县 220人,占计划的68.75%;范县800人,占计划的109.59%;台前386人,占计划的58.48%;高新区220人,占计划的81.48%;市直2783人,占计划的97.65%。
二、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
(一)财政补助资金申报材料不符合规定
台前县扶贫办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细账,截至2010年2月底,发放培训补助资金23.2975万元,在审核资金申报的有关材料时,发现培训券上无财政局盖章,并且学员的基本情况是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填写,没有学员的签字、签章(手印)。
(二)补贴资金未及时拨付248.99万元
1.台前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9年上半年(2008年第二学期)“雨露计划金蓝领”补贴资金12.75万元,从工程验收到申请拨付时间相差193天,到拨付培训学校时间相差235天未及时拨付。
2. 项目未验收,造成培训资金未及时下拨。其中:市直195.9万元、濮阳县资金40.34万元。
(三)部分职能部门培训监管资料不全
经查阅职能部门培训机构提供的资料,部分没有培训券、就业培训农民考核符合证明,“第一堂课”、毕业前考试等制度执行情况资料不全。
(四)培训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
1. 培训机构虚假培训骗取补助资金11.69万元
调查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虚列未参加培训学员人数、人员重复、顶替培训骗取补助资金等问题。
(1)市直培训学校176人,涉及意向金额9.55万元(资金未拨付)。其中:濮阳县中龙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培训90天班共94人未参加培训,补贴金额为4.32万元。抽查9-12月90天计算机班4人未参加培训,补贴金额0.18万元;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出国劳务培训中心 11人未参加过培训,其中180天班3人、90天班8人,补贴金额0.59万元 ;君诚职业培训学校60人,金额3.87万元。该校同时承担2009年市直“雨露计划”和高新区“阳光工程”培训任务,经审阅培训台帐发现,存在“阳光工程”与“雨露计划”培训班人员重复60人,高新区已按“阳光工程”补贴标准拨付给君诚学校补贴资金3.6万元,“雨露计划”补贴3.87万元; 就业技能学校2人未参加过培训,补贴金额0.12万元。与海阳职业技术学校重复2人,补贴金额0.12万元;万通职业技术学校一年期计算机班4人为在校中学生,补贴金额0.36万元。
(2)范县培训机构虚报31人,骗取补助资金2.1万元。未参加培训12人,涉及资金0.65万元。其中:范县盛华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未参加培训人员6人,涉及补贴资金0.28万元;范县中原新华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未参加培训人员2人,涉及补贴资金0.09万元;范县乐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度“雨露计划”培训学员中有4人系该校在校生,涉及补贴资金0.28万元。培训不符合规定19人,涉及资金1.45万元。
(3)清丰县农机修理厂1人未参加该培训基地的培训,多领取财政补贴0.04万元。
2. 培训时间不足
经对部分学员调查发现,由于培训学校教学质量差,部分学员有急功近利思想,一有招工机会就弃学从工等,造成培训时间不足。
市直培训学校:调查的11村有200人左右培训时间不足。如万通职业技术学校在范县颜村铺乡前五常、后五常村举办1年期计算机班,招生52人,由于多种原因,学校自带电脑在前五常村只租房教学 2个月;就业技能学校对高新区胡村乡北豆固、吴豆固、东王什招收学员共102人,举办90天、180天的培训班,培训时间只有10天、半月、1个月、2个月不等。
濮阳县26人培训时间不足:创业学校设在郎中乡成人学校2009年3个月计算机培训中,郎中乡西白邱村 6名学员学习时间最长的不到1个月,李大郭村7人学习时间不超过2个月;计算机培训中心在白罡乡耿密城村办3个月、6个月电动缝纫班,3个月班中15名学员,学习1个月、2个月不等。6个月班中有4名学员,学习时间1个月、3个月、4个月不等。
清丰县、南乐县、高新区等也存在培训时间不足的问题。
3.“金蓝领班”学员存在流失现象
经审计现场点名,发现2009年濮阳县扶贫开发“雨露计划”创业教育职业培训学校2008级“金蓝领”班有27人未到校上课,当天另有9人请假,其中 3人无法联系,4人已外出打工。对“一年制班”抽查中,有10人请假,其中4人无法联系,4人年后已外出打工 。
4. 培训台帐填写的补贴标准与文件不符
市直君诚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台帐2009年1-4月、8-11月、9-12月3个月的培训班填写补贴600元/人,2-8月6个月的培训填写补贴1200元/人。与河南省扶贫办、财政厅豫扶贫办〔2009〕6号“劳务技能培训补助标准:三个月补助每人460元;六个月补助每人700元;一年期培训每人1200元,两年职业教育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”的规定不符。
5. 部分学员信息虚假、信息不全
市直:学员申请登记表家长姓名不实3人,身份证号码与性别不符12人。其中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培训中心8人、万通职业技术学校4人。濮阳县:中龙职业技术学校1名学员登记的联系电话是被别人已使用一年的号码、不同地方的学员登记的联系电话是同一个号码、“河南省2009年度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培训转移申请登记表”培训照片与身份证照片不符3人、2009年培训完成的570名学员中有380人未留联系电话,其中蓝领班160人,个人信息资料不全。高新区:南洋职业技术学校“河南省2009年度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培训转移申请登记表”有6人同时重复使用3人照片、15人培训照片与身份证照片不符。
6. 培训对象不符合条件187人
濮阳县培训对象年龄不符合要求40人,培训人员小学以下学历9人;南乐县67人不属于省定贫困村培训对象;范县年龄不够16周岁的11人;台前县不属于贫困村农民6人、非农户口1人;高新区年龄超范围48人、不属于贫困村农民6人;市直非贫困村农民5人。
7. 未按规定依法设置会计帐目
培训机构性质大多是民营非企业,对会计核算重视不够,多数未依法设置合规的会计账目,有的甚至未设置会计帐目。
8. 培训机构实际情况与申报情况不符
(1)濮阳县培训基地运作不够规范。经审查,濮阳县创业学校和计算机中心有委托郎中乡白邱村、白罡乡陈苗庄村个人办学的现象。
(2)经实地查看南乐县诚信人力资源市场、濮阳豫翔职业技术学校,其培训地设备简陋、师资不强、设备不全。
9. 招生简章未注明培训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
多数培训机构招生简章只提到享受国家补贴,免费培训,未注明其具体内容,补贴政策宣传比较笼统。
三、审计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
对此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,我市五县(区)政府高度重视,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整改落实,严格执行“雨露计划”的培训政策,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力度,确保“雨露计划”培训补贴资金的投入、使用落到实处。审计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大部分已经进行了整改落实,有的正在整改之中。具体情况如下:
(一)虚报冒领骗取补助资金11.69万元
其中9.54万元尚未拨付、财政部门在拨付时已扣减,其余2.15万元已收回财政。
(二)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426万元
有关部门已查清原因:学校培训的部分学员尚未就业,待就业等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,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。目前已拨付261.63万元,其中:市直已拨付195.9万元,濮阳县已拨付26.96万元,范县已拨付26.02万元,台前县已拨付12.75万元。